微信扫码

  • 010-84786155
 
您的位置: 首页 > 精彩展讯

李向阳:在“事件”与“例外”中发现真理,这是我们今天极大的幸运和特点

作者:库艺术学术研究部 日期:2018-03-16 点击:1824

李向阳

LI XIANGYANG

编者按:

李向阳是当今罕见的知识分子性艺术家,他的艺术不仅仅是建立在个人感觉和审美趣味之上,他的艺术是有关文本、图像、传统、物质主义、符号学等等混杂因素之间融合与排异的一种反应。他的绘画如苦茶,懂行之人,越品越有味。二十多年的意大利生活创作经历,使得他的艺术观带有很鲜明的“诗学”与“游牧”的特质,同时中国的现实状态批判和伟大文人艺术传统的优美,也悖论式的被艺术家熔于一炉。他的艺术是真实的。

2018年3月10日,李向阳即将在白盒子艺术馆举办“创伤正在愈合——李向阳状态主义绘画展”,这也是他归国后首次大型个展。展览即将开幕之际,《库艺术》对李向阳进行了专访。

李向阳:在“事件”与“例外”中发现真理,这是我们今天极大的幸运和特点

采访人_于海元

库艺术=库:您自己也写过很多文章,对抽象艺术有很多系统思考,包括很多论述抽象的文字也都近乎于诗学。首先我想请教一个宏观一点的问题,就是在当下的语境,怎样去谈论一件抽象艺术作品

李向阳=李:谈论一件抽象艺术作品,可以从诗学的角度,也可以从阐释学的角度。受众应该知道抽象艺术的脉络和更新,还有在今天所面临的前沿问题。上世纪50年代抽象表现主义将抽象在世界范围内提升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之后出现很多抽象艺术的变体,如极简主义、后绘画抽象等。抽象艺术在当代有相当的规模,但并不以抽象概念作为学术上的主题,而是作为一种工具。要做的是运用这个工具的可能性,并在这个过程中对工具本身做变化和更新。

这里就有一个态度和角度的问题。比如当时纽约的抽象表现主义,充满了存在主义的英雄般的感受,当时他们并没有互文性、文本和符号学的思想资源。今天如果还在运用存在主义,你的主体就会过于强烈,过分统一的画面会显得虚假,而绘画正是表达你的思想感情。因此,今天的诗学和阐释学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库:能否具体说一下您所说的“根本的变化”?

李:举个例子,波洛克当时有自己的精神分析医生,当时的精神分析主要受到荣格的影响。而今天,已经不是精神分析,而是德勒兹的“精神分裂”分析。这是一种感受的变化,你不能脱离这个感受,否则就没有真正感受到我们的现实,以及和我们的现实紧紧相连的更新过的语言。

能量 布面丙烯 综材 90×115cm 2017

库:对于定义和标准,外界似乎有一种焦虑。但对于创作来说,这种模糊地带反而可能更为有趣。

李:今天的绘画,根本来说,是画家如何看待世界,并将这种观看带给观者。上世纪60年代以来阐释学发生巨大变化,作者故意或者承认其“未完成性”,要求观众“主动参与”,他们携带自身的知识结构来和作者一道完成作品。作者的减弱和读者的诞生,说明当代生活里个人的作用在减小,而系统本身的力量得到强化。

库:您的抽象绘画带有很强的后现代的解构与混杂的特质,证明您对于自己创作的语境有着很清晰的认知,你怎么看待自己艺术的出发点?

李:当代世界的物质感、压迫感与来自于东方伟大书写传统的线条非常激烈的竞争,它们之间有很强的对立和小部分的融合。事实上,我们伟大的传统有一小部分在与当代融合,也有很大一部分在激烈对立。说到底,正是表达了我这样的一种感受和感知。

叙事3 布面油彩 综材120x120cm 2017

叙事 布面油彩 综材60x160cm 2017

库:抽象表现主义和东方书写的诗意性在您的作品中有一种奇妙的融合,最终画面的气质带有很强的歧义性,但同时又有一种清逸。这背后是否是一种结构主体的方法在贯穿整个东西方艺术传统?

李:我们今天的绘画主要包括在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诗学里。“未完成性”,可以用罗兰·巴特的话描述为“永远不下最后的断言”。“未完成性”意味着迟疑,两难,不肯定,这是一种当代诗学的特质。面对文艺复兴的经典,我们可能会感叹:阿!到达了完美的境界!而如果用相同的感情和词汇来表述今天的艺术则会极端可笑,因为人们观察世界的方法已经完全改变。

库:贫穷艺有其明确的现实与时代针对性,抽象表现主义有很强的精神分析性,而东方的书写传统则是一种文人式的自我潜修,将这几种不同类型,不同时代,不同关注层面的艺术在您身上悖论式的交织在一起,有怎样的难度?

李:1972年,“无名画会”的赵文量就跟我说:“艺术是心电图”。王阳明说:心即理。中国文人画所谓“但求书写胸中逸气”,我做的不是被动的,而是“无意识”。“无意识”作为一种语言非常重要。我将这些东西混杂在一起,在当代语境中赋予其“事件性”:突然出现一个东西,这是一个“例外”。在“事件”与“例外”中发现真理,这是我们今天极大的幸运和特点。

库:今天真正的创造可能恰恰存在于看似的“偶然”与“例外”之中,在我们的意识之外。这甚至是我们今天接近真理的唯一方式。

李向阳:艺术家特别反对归类,批评家和策展人则一定要归类。但这个“类”本身是要被打破与僭越的。实际上,在创作中我也需要把自己归类,因为我要汲取资源,要有一个架构,这本身就是归类。但要防止“类”被自然化,成为天生如此并且亘古不变的东西。这时就要反自然化,打破神话,这就用到了福柯的“考古学”,理解它不是本来就有,而是从历史的语境,从价值观中所产生的。

库:说到具体的画面结构,您的绘画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竖幅构图,垂直的线条与分割的块面;还有一种是贯穿整个画面的带有感性结构的线条组合。第一种明显更为理性,是艺术家主动的一种图式安排。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李:竖幅构图的绘画画得很静,因为2005年我从意大利回国时,想要了解我不在的这二十几年里,国内的抽象艺术家做出了什么样的成果。好的艺术家要保持开放,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你的道。了解之后,我的绘画就开始变得猛烈,线条的作品很多是受隶书与倪云林的影响。

力度2 布面丙烯,水墨,综材 230x70cm 2014

库:第二种则更为挥洒无羁,更为着重感性的发挥,曲线体现出更多身体性的参与。这是否显示艺术家的创作进入更加个人化的层面

李:我很大的吸取了劳森伯格、新达达和施纳贝尔的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拉开了很大的距离。为此还和我的老师罗马美术学院院长沙劳雅闹翻了,他说你不能这么画,我说我来当您的学生是为了成为大师,而不是成为学生。这种材料抽象主义表达了在当下物质主义泛滥的情况下,人们精神上的一种压力和不知所措,一种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和寻求突围,一种精神与物质间的剧烈争斗。

库:总体来看,感觉您的艺术总是在理性的架构之中有一些感性——或者用您的话说——“无意识”的松动。

李:有些人在谈论自己作品时会说:“我没想什么”。我对中国文人画传统极为敬仰,传统文人都是熟读儒释道经典,但都在艺术上采取道家的态度来反儒家。李白诗曰:“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是要笑话孔子的。画画的时候并不想自己读过的书,是无意识的,中国古人将之称为“气”。“读书以养气”,不读书即无以养气。所以“无意识”背后有理性,即德勒兹所谓感受与感知。

力度 布面丙烯,水墨,综材 250x70cm 2014

库:中国抽象艺术家中“海归”非常多,从意大利归来的艺术家您是一个代表。您的画面的诗意气质与语言的混杂性,是否与您在意大利的求学创作经验有直接关系?

李:既是也不是。十三岁的时候,在文化部大院,很多干部都到“干校”学习去了,大量的英文、法文和俄文画册都送给了我,其中很多都是关于文艺复兴“三杰”、伦勃朗、提香,那时我就很喜欢达芬奇绘画中的神秘性。1982年,意大利的一个市长问我,你最喜欢意大利的什么?我那时刚到意大利,还不了解现当代艺术,就说:“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那时可以说是“高山仰止”。

后来我的老师推荐我参加第一届“青年艺术家在罗马”的展览,我是十二个入选者之一,我的老师在文章中写道:“李向阳抵达意大利的时候,他就已经有一种很精美的文化了,但是学院式的文化”。

我总在和我的老师沙劳雅讨论甚至争执,我通过他学习到了波洛克、德库宁和罗斯科。他与德库宁私人关系极好,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德库宁来罗马就住在他的画室。我对意大利战后的贫穷艺术、超前卫这些兴趣都不大,对奥利瓦的学术水准则非常喜欢。在意大利学到的当代艺术其实是美国文化。

我的愿望就是两点:做个人的艺术,做全球化的人。现在又有一点变化:既要有全球化的眼光,又有强烈的地域特点。因为我回到了中国的土地,这里给我巨大的力量和表达的潜能。这里有极其伟大的文化传统,但这个传统经常被封闭起来,要时时与其斗争,让其每时每秒保持开放。这是一个极端艰苦的斗争。

我的休闲 120×100cm 布面油彩 1989

创伤正在愈合——李向阳状态主义绘画展

白盒子艺术馆很荣幸地宣布,由著名批评家王端廷策划的“创伤正在愈合——李向阳状态主义绘画展”将于2018年3月10日开幕,本次展览是艺术家李向阳在国内的首次大型个展,将呈现李向阳2014——2017年创作的二十余件“软边材料抽象Soft-edge and material abstraction)风格作品。

1981年,作为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三年级学生的李向阳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被派到意大利留学,他先后就读于罗马电影实验中心和罗马美术学院,由于置身于西方文化环境并受到导师托蒂·夏洛亚(Toti Scialoja)的指导,抽象绘画的基本构成要素一开始就被李向阳准确掌握并运用于自己的抽象绘画的创作中。2005年回到北京后,结合二十多年意大利学习和创作经验的反思,以及对本土社会和文化环境的重新磨合,李向阳的抽象绘画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变化不仅仅在于作品的外在面貌,而主要在于作品的内在精神。

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说:尽管我们使用’视觉艺术’这个术语,但所有的艺术都在表征看不见的事物。对于抽象艺术,维奥拉的话尤其贴切,因为这种艺术正是对世界和生命内在真实的揭示。李向阳回国之后的抽象绘画作品呈现出一种超然喜怒哀乐的宁静或骚动之境。这种画风是对作为形式主义的抽象表现主义的超越,作品表现了艺术家内在的或宁静平和或焦虑紧张的生命状态。策展人王端廷把这种通过为视觉所感知的物质媒介呈现艺术家内在生命状态的抽象艺术称为“状态主义”(Posturalism)。

本次展览主要展出李向阳最新创作的黑色和红色系列抽象作品,这两类作品构成了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也显示出不同文化趣味之间的巨大差异。西方人以凌厉无前为上德,东方人以疏静恬淡为美风。与其说李向阳已经将中西两种绝然不同的艺术精神融为一体,不如说他完美地呈现了中西两种难以调和的艺术趣味间的冲突。对于李向阳来说,在意大利二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可谓刻骨铭心,他的抽象绘画所表达的正是中西文化冲突带来的精神创伤,而今创伤正在愈合。展览将持续至2018年4月20日。

艺术家简介

1957年8月14日生于北京

1973-1975 北京朝阳区少年宫美术组学画并从1972开始与后来的无名画会史习习、马可鲁等人交往,受部分印象派影响

1975-1977 师从中央美院65届油画系第二画室毕业生邢国珍、官其格。学习俄罗斯和苏联画派

1977-1978 在中央美院教授李天祥画室学画,为5个私人学生之一。学习俄罗斯和苏联画派

1978-1981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 考取文化部,教育部公派本科生

1981-1982意大利帕鲁加大学学习意大利语

1982-1983毕业于罗马电影实验中心布景研究生班

1984-1988罗马美术学院布景系。从1983年至1987年为意大利著名美术教育家陶替-沙劳雅的绘画助手和私人学生由后印象派进入抽象主义

1987-1992 罗马前卫艺术画廊Durante职业画家

2000-2002台湾典藏杂志《意大利传真》专栏作家

2012在艺术国际网站首页发表大量抽象艺术理论文章

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意大利罗马市当代美术馆,曼多瓦市青年美术馆,罗马众多重要收藏家,中国收藏家收藏

分享到:

上一条:新经典 | 谭平:绘画/ 观念/ 现场

下一条:新经典 | 徐冰:每一代人都有他的“愚昧”之处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