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 010-84786155
 
您的位置: 首页 > 艺术视野

德国8 | 艺术盛宴还是良莠不齐?——七大展览实地评测

作者:库艺术 日期:2017-10-13 点击:2445
编者按

距今秋的重大艺术盛事 " 德国 8 ——德国艺术在中国 " 在北京七大美术馆的开幕日期已将近一周,在开幕之前便饱受期待的 " 德国 8" 的真实水准和面貌究竟若何?七个美术馆展览各有什么特性?在现场看到大师原作又有哪些特别感受?

《库艺术》多位编辑走进 " 德国 8" 七大美术馆, 为你带来各大展览实地评测及来自各自视角的观感。

摄影的语言——杜塞尔多夫学院

展览地址: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7.9.16 — 10.22

观展感受关键词

专业系统 / 大师原作 / 布展脉络不清晰

民生展览现场

在 " 德国 8" 的七个展览当中," 摄影的语言 " 的参观人数可能不是最多的,但却可能是吸引了最多的专业摄影师的展览,展厅中稀稀拉拉的观众当中,十有八九都背着单反。

的确,能够在国内一次性、系统化地看到这么多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大师的原作,机会相当难得,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摄影艺术家,无论是在专业领域还是商业上都成就非凡,另外一些则是开山立派的一代宗师," 摄影的语言 " 则带来了他们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作品。

民生展览现场   安德里亚斯 · 古斯基(Andreas Gursky)作品

令人诧异的是,整个展览似乎不是以时间为序的,因为年代最早,辈分也最大的贝歇夫妇(Bernd & Hilla Becher)以废旧工业建筑为题材的经典黑白照片被放在了左侧展厅的底部;更不是以风格排序的,安德里亚斯 · 穆埃 ( Andreas M ü he ) 的戏剧性强烈的作品与坎迪达 · 赫费尔(Candida H ö fer )   庄严肃穆的图书馆摄影在一室之内并置;策展人和馆方似乎仅仅考虑的是如何合理地利用空间,而完全忽略了艺术家之间的师承关系以及他们作品中潜在的相互影响,对于不太了解德国摄影历史的人来说,这样的布展方式无疑丧失了一次全面深刻地认识 " 知其然 " 并 " 知其所以然 " 的契机。

民生展览现场   托马斯 · 鲁夫(Thomas Ruff)作品

当然,所有的摄影作品本身还是非常打动人的,并不需要多么深厚的专业知识就会被震撼到,原作巨幅的尺寸和清晰度也加强了这种直观的感受,德国人特有的理性和哲思的气质贯穿在整个展览当中,并未因艺术家个体和题材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民生展览现场   卡塔琳娜 · 西维尔丁(KatharinaSieverding)作品

以贝歇夫妇为首的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六位艺术家的作品占据了三个展厅中大部分空间,虽然各自关注的主题不太相同,他们却不约而同地显示出了摄影 " 类型学 " 的鲜明特点——理性的立场,宏观的角度,惊人的细节。以 " 上帝视角 " 著称、并曾创下世界摄影作品拍卖记录的安德里亚斯 · 古斯基(Andreas Gursky)带来了他最经典的部分作品,包括 " 平壤 " 系列和 "F1 进站 " 系列;坎迪达 · 赫费尔(Candida H ö fer ) 参展的公共空间摄影中的一幅是她曾经获得 " 世界上最美的书 " 的摄影集的封面作品;被认为受老师影响最小的托马斯 · 鲁夫(Thomas Ruff)除了他最富盛名的巨幅人像,还展示了几幅他购于欧洲南部天文台,原本用于科研又后期处理过的 " 星空 " ……

民生展览现场   伯恩和希拉 · 贝歇(Berndand Hilla Becher)作品

除了最早时期的贝歇夫妇,几乎所有参展艺术家都选择了大尺寸的表现方式,也许正如托马斯 · 鲁夫(Thomas Ruff)所言,摄影曾一度被看作是二级艺术,是超大的尺寸赋予了它与绘画同等的地位。

民生展览现场 安德里亚斯 · 穆埃(AndreasM ü he)作品

此外,尽管离二战结束已经七十多年,但德国似乎还未完全走出战争的阴影,难以置信的是,在最年轻的安德里亚斯 · 穆埃(生于 1979 年)身上依然看得到这样的颓丧和绝望,此时你也许会有一种错觉,也许对于这个民族来说,战争的疮疤一直会刻在他们的血液里,世代交替。

民生展览现场   安德里亚斯 · 穆埃(AndreasM ü he)为现任德国总理默克尔拍摄的个人照

艺术之规——德国当代艺术

展览地址: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7.9.16 — 10.29

作品丰富 / 布局合理 / 展厅光线不合理

央美展览现场

进入展厅第一眼望到的是弗朗茨 · 阿克曼强烈的色彩,走进观看则注意到画面之上物质材料的拼贴,旁边是卡塔琳娜 · 弗里茨的雕塑《男人与鼠》,一只黑色大老鼠与阿克曼的色彩置于同一空间,总用一种强烈的冲击,但又莫名的和谐。

央美展览现场   卡塔琳娜 · 弗里茨 (Katharina Fritsch)作品

在丹尼尔 · 里希特的作品前停留了大量观众,单是里希特的名字就足以吸引人群,加上精彩的画面总令人忍不住多看几眼,他的大幅作品《菲诺克斯》前更是围满了拍照者,强烈的色彩,诡异的人物形象,是典型的 " 里希特风格 ",看到这些黄色、绿色、紫色……各种颜色并且变形的人物形象之后,你竟不觉得奇怪,而是觉得理应如此。

央美展览现场 丹尼尔 · 里希特(Daniel Richter)作品《菲诺克斯》局部

亚伯拉罕 · 大卫 · 克里斯蒂安的青铜雕塑几乎霸占了一个独立的展览空间,静穆,庄严,整齐划一的陈列着,有一种宗教的仪式感,同时,作品用玻璃与外界隔开,似乎与观众有一种疏离,毕竟他们与玻璃外的豪放笔触有所不同……

央美展览现场 伊萨 · 根泽肯(Isa Genzken)作品

再往里移一步则又是一个精神世界,这便是   " 艺术之规——德国当代艺术 " 展览的独特之处,参展的 17 位艺术家是 17 个独立的精神个体,总有一个灵魂可以吸引你,近 90 组作品之中,总会有令你欣喜振奋的一件。整个展览也确能令人感受到德国当代艺术中的自由气氛,这种自由不仅体现在色彩的丰富性,艺术形式的多样性之中,最为重要的是精神自由。无论是上世纪 60、70、80 年代的作品,还是 21 世纪的作品,都内含艺术家自身想要表达、创造的事物,似乎年代并没有给德国艺术家带来太多精神上的限制。

央美展览现场    汉纳 · 道波温(Hanne Darboven)作品

或炽热,或冷静,或诙谐,或严肃的 17 个独立精神个体放置于同一展览之中,竟不会令人产生不和谐之感,或许这来源于个体精神背后的德意志民族精神,他们通过各自的形式达到精神自由之境,同时也共同构建了民族精神和独特的民族气质。

央美展览现场 休伯特 · 齐科尔(Hubert Kiecol)作品

凝固的时间——德国新媒体艺术

展览地址:今日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7.9.17 — 11.12

经典 / 保守 / 辅助资料不足

今日展览现场

展览被布置在了今日美术馆的二层,一上楼就闻到了一股浓重刺鼻的油漆味,刚装修过的味道弥漫于所有展厅,一直伴随着整个参观过程,倒是和 " 新媒体 " 的主题暗暗相合。

展出的作品内容和布展方式并没有太大的新鲜感。在来到现场之前," 德国新媒体艺术 " 几个字往往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以为这个展览呈现的是德国当下最前沿的艺术媒介,譬如嗅觉艺术什么的,但实际上,这里的 " 新媒体艺术 " 概念应该来自于它最早的定义,即区别于绘画、雕塑等传统形式,凡是以录像、视频、电脑等媒介进行创作的种类都算在其内。因此,光从字面上来讲," 新媒体艺术 " 似乎翻译的不够准确,更确切地说,这基本是一个有关 " 媒体艺术 " 的展览,与 " 新 " 的关系并不大。

今日展览现场   朱利叶斯 · 波普(Julius Popp)作品

也许是为了让观众更清晰地了解到从上世纪 60 年代末到今天的的德国媒体艺术发展的轨迹,策展人特地在墙上用图示标注了参展的七位艺术家的作品从早到晚的顺序,最早的是创作于 1995 年哈伦 · 法伦基(Harun Farocki)的《110 年间离开工厂的工人》,  最晚的是马塞尔 · 奥登巴赫 ( MarcelOdenbach ) 去年创作的《无物可证》。几乎所有作品的观念性都很强,  题材也比较沉重,七个艺术家的作品当中,就有一小半的内容是与德国历史有关的,但这类倾向应该是策展人有意为之,而不是当前德国媒体艺术家的主要特性。

策展人似乎是想通过不同时代的几位代表性媒体艺术家的作品来阶段性地梳理一下德国媒体艺术的历史,但对于一个以精准科技和前卫实验著称,并曾创立世界上第一个以互动艺术媒体中心 ZKM 的国家来说," 凝固的时间 " 只能算是一个及格线之上的展览,远远算不上惊艳。

今日展览现场   马塞尔 · 奥登巴赫(Marcel Odenbach)作品

一进门处朱利叶斯 · 波普 ( Julius Popp ) 的字母水滴装置倒是会让人眼前一亮,不过也仅止于此;黑特 · 史德耶尔(Hito Steyerl)则自带一种相当诡异的幽默感,需要绞尽脑汁去理解,但其中脑洞大开的创意和与众不同的呈现方式还是吸引了不少眼球。

今日展览现场   朱利安 · 罗斯菲德(Julian Rosefeldt)作品

哪怕在参观完所有作品之后,展览名称 " 凝固的时间 " 也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这一点在介绍性前言中也没有任何提示。如果你想要在展览中找寻创意和趣味,它真的不是一个好的展览,但对于想要了解德国媒体艺术历史或对其中某个艺术家作品感兴趣的人," 凝固的时间 " 或许还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今日展览现场   黑特 · 史德耶尔(Hito Steyerl)作品

未来一代——德国当代青年艺术

展览地址:白盒子艺术馆

展览时间:2017.9.15 — 10.31

青年/作品不成熟/展厅效果弱

白盒子展览现场   朱莉德 · 福格特(Jorinde Voigt)作品

白盒子艺术馆展览主题是 " 未来一代——德国当代青年艺术 ",展出六位德国当代青年艺术家的绘画、装置、观念等作品,意在呈现最新的德国精神面貌,并与中国青年艺术家进行比较,但不知为何,当我走进展厅之后全然没有这种感觉。

没有什么感觉?没有感受到精神面貌的呈现!

德国当代艺术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中国当代艺术也深受其影响,所以对于德国青年艺术家我们也一直抱有更高的期待和崇敬的眼光,笔者亦怀着这种心态走进白盒子艺术馆,但观看过后却不尽人意。

首先放眼墙面之上的油画作品,一看望去,色彩和图案确实吸引人,但稍微走进观看就会失去耐心,因为这与中国学院内的学生作品并无太多区别,所谓通过生活材料反映内心世界的绘画目的并没有在作品中达到,起码笔者认为并未到达。

白盒子展览现场   阿丽佳 · 柯维德(Alicja Kwade)作品

展厅入口左侧是马蒂亚斯 · 维斯切尔的《无题》,作品描绘的是一个立方体空间内,中间矗立一根灰色圆柱,柱子左侧是一个身着蓝色上衣,绿色裤子的女人背影,人物设色与画面整体色调搭配的十分和谐、舒适。但对于精神性呢?这幅创作于 2016 年的油画作品所要表达的是自身生命状态,还是一种群体精神状态?无论是那种表达都显得过于混沌不清,无法令观众产生强烈共鸣,或许这也是作品命名为无题的原因之一吧。

在空旷的展厅之中还放置有装置作品,白盒子艺术馆可以算是 798 艺术区较大的艺术馆之一,也只有在这样的场馆中,这类大型装置作品才有足够的空间得以呈现,但这些装置,或也可称之为观念艺术的作品,无论是其本身还是在展厅中的呈现效果都显得过于简单化。

白盒子展览现场   迈克尔 · 塞尔斯托夫(Michael Sailstorfer)作品

展厅中央是迈克尔 · 塞尔斯托夫《火炉》,钢、木头材料与涂料的结合,营造出完美的机械效果,或许这就是德国机械制造业这一时代熔炉的产物,不过置于展厅之中则显得格格不入,周围既无相关主题的呼应,又无灯光效果的配合,与其旁边大卫 · 施奈尔的油画作品《泻湖》完全是两种视觉效果。

或许很多青年艺术家在作品技法和创作观念上都还在探索过程中,或因笔者刚刚从央美 " 艺术之规 " 转战至 " 未来一代 ",这些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与已享有盛名的艺术家之作相比,确实存在很大的落差。

肥沃的土壤应不会长出发育不良的庄稼,德国青年艺术为何如此不尽人意?是事实如此?还是本次展览的选择问题?


记忆的痕迹——德国当代绘画杰作

展览地址:太庙艺术馆

展览时间:2017.9.18 — 10.20

观展感受关键词

新表现主义 / 悲剧意识 / 消费时代

展览现场

在黄昏时分走入太庙,登上坑坑洼洼的汉白玉石阶,在夕阳下回望这个象征大清帝国至高无上文化信仰的庞大宫殿,竟然没有一丝 " 德国 8" 的痕迹。狐疑中询问太庙门口年轻的检票员,她没抬头,手往里一指。看来没走错!

整个展览看下来,基弗依然强烈,如果是在三十年前来到中国,那必定是历史性的事件。今天,却只是众多展览信息中的 " 之一 "。那样的宏大历史观照与个人精神、信仰的综合体,既是属于德国浪漫主义的伟大传统,同时,也需要一个历史的契机。

乔治 . 巴塞利兹(Georg Baselitz)作品
乔治 . 巴塞利兹(Georg Baselitz)作品 局部

从绘画的角度,巴塞利兹是最触动我的。当艺术进入这样自由自在表达的时候,他就能够触动所有人。巴塞利兹画的不仅仅是一个观念," 倒置 " 只是一个年轻人叛逆时的决绝之举,真正有能量的还是那种生命的投入,画面是不会骗人的。

马库斯 . 吕佩尔茨(Markus   Lu ̈ pertz)作品

波尔克就像中国的 " 政治波普 ",他和基弗挂在一起,我不知道该对他升起怎样的感受。显而易见,里希特和劳赫的世界性声誉来自于他们的通俗性,德国艺术家轻而易举驾驭庞大画面的能力,不再执着于宏大晦涩的历史思考。奥!这可能就是波尔克处于基弗和里希特 " 之间 " 的原因所在吧。

尼奥 . 劳赫(Neo Rauch)作品 局部

里希特就像德国的贾斯伯 · 琼斯,用反绘画的方式带给绘画荣光;而劳赫就像德国的利希滕斯坦,将图像直接地运用与意义和叙事相分离,图像在他的绘画中仍然是图像,只是变成了绘画的图像,没有了原初所携带的 " 意义 "。

马库斯 . 吕佩尔茨(Markus   Lu ̈ pertz)作品 局部

太庙的 " 记忆的痕迹 " 展览代表了三十年来影响中国艺术家至深的这样一条德国艺术发展的脉络:这样一种德国深刻的战后文化的演变曾经在中国激起文化变革的雄心。" 新表现主义 " 的存在也许比任何一个新表现主义艺术家都更能激励中国艺术家向前不断探索。这种悲剧意识和浪漫主义在消费时代似乎逐渐消散,但并未逝去,虽然我们今天看到的已经属于历史的 " 痕迹 "。

昆特 · 约克(Gu ̈ nther Uecker)作品

里希特在告诉数以万计的中国艺术家绘画还远未结束,劳赫则代表着新的商业时代艺术明星的生产方式。一路看下来,当将这些遥远的大师拉到眼前,奇怪的是,感觉他们依然遥远。

安塞姆 . 基弗(Anselm Kiefer)作品
安塞姆 . 基弗(Anselm Kiefer)作品 局部

真实的画布和笔触背后的那个人具体而抽象的存在着……他们每日是在如何的 " 创作 " 和 " 生活 "?他们如何看待 " 东方 " 和 " 西方 ",当代和传统?……   这样想下去,他们完全有可能是从另一个地方出发去另一个地方,我们无一相同。

昆特 · 福尔格(Gu ̈ nther F ö rg)作品

绕了一大圈,我们夸赞别人的恰恰是自己所缺少的。扬言要学习,却难以迈出脚下真实的一步,比如说 " 真实 "" 自由 "" 虔诚 " ——如果你无法做到——上帝也无法让你做到,何况是几个来自遥远欧洲的艺术家?因此,对他们最大的尊重,可能就是打一声招呼,目送他们的背影,继续走自己该走的路。

太庙

先导——德国非定形艺术

展览地址:红砖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7.9.16 — 10.22

大师经典 / 集中呈现 / 在中国首次展出

走进红砖美术馆正在展出的 " 先导—德国非定形艺术 " 的展览现场,这些在艺术史和同时代都极具辨识度的经典作品使公众产生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让人重新回到几十年前德国非定形艺术应运而生的那一刻。这些作品大都创作于上世纪 50 或 60 年代,它们带着淡淡的时光与历史的痕迹,诉说着一种视觉的抽象哲学。
或许非专业的艺术人士在走入展厅之时会产生疑惑——何为 " 非定形艺术 "?因为这些作品让人想起波洛克、德库宁的抽象表现主义。没错,其实 " 非定形艺术 " 就是指与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在欧洲并行发展的欧洲抽象表现主义。
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格哈德 · 胡美的作品《生存空间》。胡美在大尺度的画布上,以刮刀涂抹出密集的色彩矩形,形成一种彼此重叠的紧密结构,画面呈现出一种躁动的韵律。从 1965 年开始,该艺术家对画作的解读由繁至简,开始利用信件和广告文本的拼贴创作,将此融合到画作中,成为新的视觉语言。在他此次展出的作品《柏林的信》中,整幅画由细微差异的色块涂抹而构成某种韵律,文字符号浮动其中,给人一种冥想的特质。
格哈德 · 胡美 生存空间   210cm × 320cm   布面油彩 1960
格哈德 · 胡美   柏林的信 200cm × 180cmcm × 2   布面丙烯、拼贴石墨和彩色铅笔画 1966

埃米尔 · 舒马赫情于物质的魅力,强调绘画的浮雕性,此次他展出的作品是《万格林》、《唐古》。他通过在厚重的材料上进行极细微的处理,而使色彩从传统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画面表面的损伤仿佛是对神秘莫测的未知领域的一种勘探,而只受基本色调决定的平面与一个独立成形的内部轮廓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折射出精神上的某种追求。

埃米尔 · 舒马赫   万格林 125cm × 170cm   布面油彩 1985-1986
埃米尔 · 舒马赫   唐古   木板混合媒介   170cm × 250cm   1988

弗雷德 · 提勒往往选取某种空间动态过程作为自己描绘的主题,此次展出他的《信号》、《万湖图》等作品。这些作品仿佛是某一瞬间的记录,但这一瞬间却是凝固的,它像是运动着的宇宙的一个切片,充满了动荡、紧张与不安。

弗雷德 · 提勒   信号 199cm × 145cm   布面油彩 1960
弗雷德 · 提勒   万湖图 315cm × 160cm   布面混合媒介 1961-1962

卡尔•奥托•格茨创作了许多动势抽象绘画作品,他的作品所蕴含的动态和韵律,常使人联想起以慢镜头回放翻卷的海浪或肆虐的龙卷风时的效果,这在此次展出的作品《丹东之死》、《吉维尼 7/1》、《结之二》中,都得以呈现。

卡尔•奥托•格茨   丹东之死 145cm × 175cm   布面混合媒介 1960
卡尔•奥托•格茨   结之二   200cm × 260cm × 2   布面混合媒介   1991

皮特 · 布吕宁的作品没有命名,只有顺序编码,此次展出了他的多幅作品。在他的《48/63 号》、《22 号》等作品中,急速运动的色彩流线横贯画面,挥洒出一种对立的、复杂的韵律。1964 年前后,布吕宁创作了一系列基于指示标识的绘画作品,比如此次展出的作品《无题》,就使人联想到城市生活的视觉经验:交通、城市规划、地图等。

皮特 · 布吕宁   48/63 号 布面油彩和色粉 130cm × 140cm 1963
皮特 · 布吕宁   无题   布面油彩   175cm × 200 cm   1964

伯纳德 · 舒尔茨创造了基于潜意识的独特的奇幻视觉语言。在舒尔茨的创作过程中,动态似乎占有压倒一切的优势,在相互渗透中,画面不断变换着原有的面目,以实现再次更新的效果。这次他的展品有《太阳 - 交响曲》、《昆虫世界》、《米高福 - 野人》等,画作中强烈的色彩有时使人想到自然界的植物或森林,有时让人联想到图形结构或单纯的彩色斑点。

伯纳德 · 舒尔茨   太阳 - 交响曲 200cm × 278cm   布面油彩 1988-1989

对话——色彩的空间维度

展览地址:元典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7.9.16 — 10.31

具有视觉冲击力 / 作品数量不丰富

在 " 德国 8" 的 7 个展览中,元典美术馆的 " 对话——色彩的空间维度 " 带来的是以运用色彩著称的卡塔琳娜 · 格罗斯和她的老师——色彩空间大师戈特哈德 · 格劳伯纳的作品。在元典美术馆的主空间里,格罗斯的四幅巨画挂于东西南北四面墙上,而在主空间旁边的侧空间展出的是格劳伯纳的几组作品,其中也有他著名的 " 床垫画 "。

卡塔琳娜 · 格罗斯一向以恣意的色彩喷绘装置著称。她曾经那种覆盖块面漫过边缘,延展到墙壁、地板、床、土堆、树墩和石头上的色彩令人印象深刻,而此次展览中并未呈现这类作品,多少令人遗憾。但她四幅巨画极具视觉和色彩的冲击力,画面好似一气呵成,笔下流淌出一条连贯的色彩河流。在这样的作品中,色彩就仿佛纤羽一般铺陈出不同的块面,幻梦般的色彩依附于画布的肌底之上。
卡塔琳娜 · 格罗斯 无题 布面丙烯 394cm × 796cm 2015
卡塔琳娜 · 格罗斯 无题 布面丙烯   394cm × 796cm   2015

戈特哈德 · 格劳伯纳的色彩具有强烈的情感潜质,比如此次展出的《彩色空间》系列作品就充分体现这一点。而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他绘画的核心理念就是将色彩与空间融合,将绘画拓展到第三个维度。比如这次展出的《彩色空间物体》系列中,他在画布下面填充合成棉,使之在空间中膨胀,作品也因此从 " 绘画 " 变成 " 物体 "。

左:戈特哈德 · 格劳伯纳 《彩色空间物体,黄色》 合成棉布面油彩和丙烯 1986

右:戈特哈德 · 格劳伯纳 《彩色空间物体,暗红》 合成棉布面油彩和丙烯 1998

戈特哈德 · 格劳伯纳   彩色空间 Xixar 布面油彩 134.5cm × 114.5cm 1961
戈特哈德 · 格劳伯纳 彩色空间,无题 布面混合颜料 100cm × 80cm 1963

受空间限制或其他原因,此次作品数量不太丰富;但就两位艺术家的关系,以及他们艺术历程、作品特性通过作品的 " 对话 " 方式呈现出来,从这一点上看,展览本身也还值得观看。


分享到:

上一条:在山中 | 洪凌:一个生命的自然行迹

下一条:“置景俱乐部”群展将于10月28日在鸿坤美术馆举行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