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 010-84786155
 

朝向虚空的创造 | 蒋焕:“情色”,在某种程度上是接近自由的

作者:库艺术学术研究部 日期:2017-10-13 点击:2065
蒋焕

JIANG HUAN

1964 年生于北京

1989 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

主要个展

2015 拓之—— Touch 蒋焕新作展 今日美术馆 北京

2010 " 那时花开 " 蒋焕个展 你画廊 北京

2010 " 时间的温度 " 蒋焕个人展览 艺莱画廊 纽约

2008 " 蒋焕个展 " 艺术景画廊 上海

编者按

蒋焕近几年不断在具象与抽象之间的过渡地带进行探索,他希望在写实之外寻求某种和心灵相契合的东西。他以截图的方式构图,在局部表现中将自己的东西加入进来,不再把人体当成一种优美的典范模本来描绘。他的绘画超越所描绘对象的实体,进入一个真实感知的层面。通过对人性真实的回归,对爱意背后自由的描绘,以此去思考形体背后所蕴含的东西。他在画面中将人体与情感体验相联系,这是超越视觉层面更加深层次的对 " 人与人之间关系 " 的探索。他的画让人感受到爱意的环绕,里面散发出一种温柔的气场,这更像是一种 " 触摸 " 的感觉。

蒋焕:" 情色 ",在某种程度上是接近自由的

库艺术 =KU:您以前的作品属于 " 古典写实主义 " 的绘画,而近几年却逐渐摆脱 " 具象 " 的束缚,不断增加 " 抽象 " 的成分。造成您风格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蒋焕 = J :近五年来,我着重在 " 具象到抽象之间 " 的过渡地带进行工作,因为随着艺术实践的深入,你会发觉 " 写实绘画 " 画到一定程度之后,有时会阻碍深层感觉的表达。在追寻艺术的历程中,我们最初都会执着于某种风格与形式,企图在西方大师的印迹中去找寻属于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其实逐渐会发现那些都不是自己的感受,所以我选择回到自己内心的世界。当我开始挖掘自己的内在感觉时,才能表现和传递出真诚的情感与认知,我的艺术才能有机生长。我认为这是一个艺术家真正成熟的状态。

Touch-- 弥 160cm × 160cm 亚麻布油画 2015

KU:为什么没有走向纯粹的抽象?我们该如何看待您作品中的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关系?

J :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及内在感觉,不能用一个专有名词来概括,否则就会失去艺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我探索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状态,将其表现在画面中,所以我从写实慢慢过渡到对形体背后意味的挖掘,而不是为了抽象而抽象。我们不是上帝,不可能表现整个世界;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我用 " 局部 " 状态去表现我所感受到的世界。不论对艺术还是生活,我们就像盲人摸象——我摸到了腿,会说这是一个柱子;你摸到了耳朵,会说这是一个扇子;另一个人摸到了鼻子,会说这是一个长桶……作为一个人,我们的认知深度都是有限的,我们终其一生也摸不全这个 " 象 "。我们能把握的只有很小的一个点,所以我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世界——从身边 " 人和人之间最局部、紧密的状态 " 去思考和探讨这个世界,然后慢慢把它扩延。

祈年 80cm × 80cm 亚麻布油画 2013
承欢 160cm × 160cm 亚麻布油画 2013

KU:当以截图的形式进行构图时,画面的 " 情色 " 意味更浓了,似乎缩短了观者与画面之间的距离,这与观看您的古典写实的作品的优美、舒适的感觉是不同的。我们如何理解这种距离的变化?

J :每个人都喜欢美的事物,这出于人类的本性,我们用最基础的审美眼光来看古典、唯美的画作;但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最基础的审美层面,因为视觉语言与创造力的推动与发展要求我们触及更深的层面。艺术最终表达的是对情感的阐释,我从这个角度去画两个人在一起的美好状态。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是亲密无间的,这种实际感觉也是非常局部的。当你全神贯注地关注对方时,那种彼此相容的状态使我们忘记距离,这也是最接近自由的状态,所以我试图把爱意背后的那种自由感呈现于画面之上。当我拉近这种描绘的距离,也让观者在无形中走进我想要营造的氛围,由此重新思考与审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拓之 Touch 系列之 23 88cm × 116cm 亚麻布油画 2015
拓之 Touch 系列之 31 160cm × 480cm 纸本油彩 2015

KU:您希望通过艺术去除人与人之间的一切障碍,从而达到一种自由的融洽与相处,但艺术不同于生活,您如何看待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J :就生活来说,我们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给彼此留下一个空间,这是一种礼貌和尊重;但我们内心都有这样一个愿望——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够没有挂碍地融洽相处,这其实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这种没有伤害,不计得失的美好世界在现实中是很难存在的,所以我通过艺术将这种理想状态呈现出来,并赋予它一种希望感。你透过情色能看到一种温暖——我画面中呈现的是两个人在一起的交织状态,这是一种自由且释放的状态。当我对生活有了很多的感触之后,我会特别珍惜这种美好。我们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有相聚与分离,所以不论朋友还是爱人,我们都应给对方多一点温暖,如此度过冗长的一生。其实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永远在一起,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都有自己的世界;哪怕最深刻的相爱,最终也会有走散的一天,即使情感没有走散,我们也无法阻挡死亡与时间的冷酷。

Nanna ’ s Sanday 137cm × 103cm 布面油画 2009

KU:《拓之》等系列作品在朦胧隐晦中,达到一种欲盖弥彰的效果,从而让人感觉一种 " 意在言外 " 的诗意之感。这是否也是对东方传统美学的回归?

J :作为一个中国人,自然会带有某种东方的印迹,这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基因。东方文明属于阴性或水性的文明,不同于西方火性文明的强烈,所以我的画面没有西方的强烈与冲突。我觉得一个艺术家最重要的是画出自己的感觉,如果将文学、哲学、政治、诗歌等其它因素附加其上,其实是对艺术的一种偏离。我把我的画面定义为 " 之前 " 的状态,这是两个人的相处与融合时,那种 " 将到未到 " 的时刻。中国人所谓 " 盈满则亏 ",这种 " 之前 " 的状态,生命力是最旺盛也是最饱满的,因为真正过了一个限度,一切东西就会马上衰竭,所以我把它停止在最饱满的时刻,这也是中国人长远深厚的一种文化理念。

Tauch-41 素描 47cm × 47cm 木炭宣纸 2016
Tauch-13 素描 43cm × 43cm 木炭宣纸 2016

KU: " 情色 " 其实是对人性挖掘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外很多大师都热衷对 " 情色 " 的表现,比如杜马斯、荒木经惟等。情色较之色情是有差异的,如何理解您作品中的 " 情色 "?

J :你刚才提到了杜马斯,也提到了荒木经惟,这其实是很好的一个问题。我们所受的教育比较封闭和禁锢,我后来通过阅读和观察发现,世界上不论绘画还是文学、诗歌等,很多大师对情色的表现都非常着迷。他们以 " 情色 " 入手,从人性、精神、生命等不同领域进行深入探讨,并且描绘出深刻的体会,这种深刻当然也与其文化背景及社会的发展与开放程度有关。我们所受的教育讲究尺度与礼义廉耻,这像一个屏障将我们禁锢,也让我们无法跨越。想想这其实挺无奈的,好在当你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知道什么可以把握,什么可以舍弃,所以我从自己的文化层面将它做到自己满意的最大化。情色和色情是不同的,那什么叫情色呢?我们是先有情,然后再生出色。如果你没有情,只是在性上有所为,其实并不会得到最大的欣喜度。我之所以要表现情色,是因为我觉得它在某种程度上是接近自由的,它是最能打动我,最让我不能忘怀的。在我们今天社会情感普遍缺失的状态下,它作为最原始的情感能够保存下来,是非常不易的。

朵— 1 30cm × 20cm 亚麻布油画 2017
朵— 2 30cm × 30cm   亚麻布油画 2017

KU:对 " 情色 " 的描绘也是您对自身艺术理想的坚持,对内在感觉的真实描绘,但同样也会面对很多不理解和争议,您如何面对这些问题?

J :很多人看过我的画,包括我的家人和朋友,有时也对我也不太理解。不过,我知道真正在做创造性工作的人,其实都是很孤独的,他在自己的天地与掌控范畴里不断去寻找、探索和创造。艺术来自艺术家内在的心性,他在画面上体现的是他全部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他们都付出了一种认知和爱意。如果不能坚持这种内在的真实和独立,只是为了满足大众的审美与喜好,那么艺术将沦为一个服务行业而不具备创造性,这也就失去了艺术的本质意义。

朵— 3 30cm × 30cm   亚麻布油画 2017

KU:对于模特,您曾谈到 " 要先爱上他们,才能把情感赋予在这个画面上,如果你对这个人连一点感情都没有,那你画的东西叫活儿,是工艺品,不是艺术。" 您选择模特最重要的标准是?

J :我画作里出现的人物,大多都是我生活中的朋友,是能彼此倾心而谈的人。如果你问我是否会对模特产生情感?我的答案是一定的。因为没有感情的画作是无法打动人的,我在作画时会觉得自己真的爱上了她们。这是一种单纯而深刻的情感,不是停留在男女之间,而是一种超脱世俗源于艺术之中的情感。这种情感是一个艺术家最基本和不可或缺的。

我想在画面上表现一种触摸的感觉,它比视觉的东西更加深入。在作画时,我开始寻找一种感觉,有时也会用手去抚摸她,她给我传递回来的触觉感受也是充满爱意的。我将这种感受与爱意附着在我的画面上,感觉每一笔都像是抚摸自己的爱人一样。这样出来的作品才可以被称为艺术而不仅仅是一幅写实的工艺品。这其中蕴含着一种观念。

《Sianoja's liquid》之一 150cm × 150cm   亚麻布油画 2017
《Sianoja's liquid》之二 45cm × 35cm   亚麻布油画 2017

KU:您在国外呆过多年,对艺术具有独到的见解和宽广的视野,您如何看待绘画的 " 当代性 "?

J :从我自身的角度讲," 当代性 " 是存在于每一个时代的,它自古就有。虽然我们今天的认知与理解跟古人有所不同,但这种 " 当代性 " 是有脉可循的。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之所以能打动你,是因为它里面也具备当代性中的一种 " 自我性 " ——是把 " 我 " 传递给你的一种能力。这个 " 我 " 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当代性还具备 " 自信性 ",如果不自信就不自知,不自知就没有自省与创造能力,所以当代性是很广泛的。当代性最终还要回到个人对世界的认知程度上,而不是一定要讨论某些宏大的议题或符合某种标准或视角去进行创作,艺术要保持自身的纯粹,而不能沦为一种宣传工具或牺牲品。对于当代性,观念是必不可少的,而我只想把自己的情感有机地传达出去,这才是最根本的。

红印 系列之一 20cm × 100cm 亚麻布油画 2017
红印 系列之二 200cm × 100cm 亚麻布油画 2017
分享到:

上一条:朝向虚空的创造 | 宣永生:人工智能时代,水墨的创造性何为?

下一条:朝向虚空的创造 | 王璜生:艺术应该有某种痛感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