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 010-84786155
 
您的位置: 首页 > 精彩展讯

付小桐:永无止境

作者:《库艺术》 日期:2017-04-14 点击:2423
        展览名称:付小桐:永无止境
        展览时间:2017/04/22~2017/06/17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红第一号D座-(前波画廊)
        主办单位:前波画廊
        参展艺术家:付小桐

      开幕时间:2017年4月22日(周六)15:00

      前波画廊诚挚地宣布展览《永无止境:付小桐新作》将于2017年4月22开幕。付小桐于1976年出生于山西,2000年在天津美术学院获得本科学位,后任教于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并于2013年获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硕士学位。本次展览将是她在前波画廊的第二次个展。

      近年来,付小桐独特的纸上作品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她以精湛的技术在较厚的手工宣纸上用针刺孔,这些针孔日积月累直到呈现出山脉和惊涛骇浪的图像。在这次最新的纸上作品中,她尝试探索了不同的主题,从乳房、细胞组织,到人的头盖骨,都由成千上万个针孔组成。相比之下,付小桐的雕塑作品并没有纸上作品闻名,但也是其艺术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年前她在北京前波画廊的展览《寂净之地》中就有一件雕塑作品《空象》的亮相。《空象》是一个由金属丝镂空编织而成的小象。艺术家没有完整编织它的腿和尾巴,稍微的触碰都会使这个硕大的形态左摇右晃,显示出付小桐一方面对三维立体充满兴趣,另一方面又摒弃了雕塑的固态表现手法。

      在这次展览中,付小桐的雕塑作品成为了主角,同时一系列宣纸作品展现出她最新尝试的扎法和图像。与展览同名的作品《永无止境》由32件雕塑组成,其中每一件由金属丝、金属网,以及骨头、瓷片、桌子腿、椅子腿、鞋楦等一系列拾得材料组成。付小桐在2013年写到:“我的作品运用了许多古旧的现成品,以及极为普通的日常物品,对其进行改造,把现成品和各种材料如泥土、麻丝、牛皮等结合在一起,这些材料包含了人类文明进程中失落的意识形态和淳朴精神。其目的并不是要表现某一特定的历史事件,而是希望能将往昔古老的理智,远古仪式、信仰等不同时间层次的人类经验和记忆的回声,融汇进一个永恒的现在。”

      展览中的每件雕塑作品比真人稍大一些,除了《镜面蜘蛛》之外,大多呈现出立式的形态。这些作品的金属构架精致程度各不相同。在作品《龙蛋》中,由金属丝构建的纤细底座与由金属网制作的椭圆形态——龙蛋——形成对比。同样,《镜面蜘蛛》由有限的材料制成,相对直观地描述了一个蛛形纲动物。然而在大多数的作品中,脆弱的构架支撑、包容了各式各样、令人炫目的物件,那些早已失去灵性的灵物。例如作品《月兔》和《父亲》由铁、木、麻绳、报纸和泥土等制成。

      集合艺术,即用我们生活中的现成材料和物品组装成作品,自20世纪初期以来便成为了一种主要雕塑表现手法。当今的装置作品采用很多难以归类的材料。付小桐在其组装作品中采用的材料种类繁多,不亚于集合艺术的前辈们。然而付小桐对材料的运用十分谨慎,也常常带有意想不到的幽默。《永无止境》这32件雕塑的另一特征是它们的脆弱。对金属丝的大量使用流露出一种不稳定的感觉,也是受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雕塑家亚历山大•考尔德的启发。同时也令人联想到富有诗意的意大利雕塑家福斯托•梅洛蒂,其不具实体感的线性雕塑以优雅的形态著称。

      然而在意识形态上,付小桐与前辈们不同,她认为通过在雕塑作品中植入现实生活中的碎片,可以深入探索心理与精神世界。关于本次展览,她阐述道:“记忆的碎片如浩瀚宇宙,飞速旋转。就像一个多基因叠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它触使我不得不用密集的劳作方式来抵抗恐惧。在平整的纸上扎出千万个针孔,堆积如褶的皮肤;用细铜丝反复编制出精致的六边形蛇纹;用生锈的铁丝紧紧地把废弃的物品捆绑在一起;从毁坏的建筑里拆卸弯曲的旧钢筋,作为一次次人类毁灭与重建的见证物等等。这一系列作品成为物质与意识跨越时空的一种“综合再现”;一种“自然”或“生命轮回”的象征物。”


分享到:

上一条:心与手 | 曾翔:一个写字的不安分守己的人,干了一件看着很有意思的事

下一条:展讯 | 一个有关展览的展览——首次来到中国的卡塞尔文献展以及它所缔造的神话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