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 010-84786155
 

十年抽象文献研究 | 潘微:放大,打碎,重组

作者:库艺术学术研究部 日期:2017-09-14 点击:2839
潘微

PAN WEI

1962 年出生于上海

1990 年前往日本留学、现为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客座教授

个展:1989 年 ~ 至今在中国 , 日本 , 欧洲等地举办个展 50 多次

前       言

《穷尽一生亦不过无限接近—— 2008-2017 库艺术抽象艺术研究文献》收录了阿基莱 · 伯尼托 · 奥利瓦、王小箭、王端廷、沈语冰、黄笃、朱其、李旭、夏可君、方振宁、何桂彦、盛葳等十几位重要批评家的二十多篇文章、采访;在艺术家个案部分,则收录了余友涵、应天齐、周长江、李向明、陈文骥、马可鲁、谭根雄、李向阳、谭平、陈墙、陆云华、王易罡、布日固德、丁乙、孟禄丁、冯良鸿、潘微、申烟田、黄渊青、白明、张朝晖、孙佰钧等二十多位代表性艺术家的个案研究,全书篇幅近四百页,是一本名副其实的关于抽象艺术的 " 文献 "。《库艺术》微信公众号将陆续推出本书精彩内容节选,敬请关注。

2011

潘微:文字、图像与符号

(发表于《库艺术》第 21 期 " 书写与渡过 " 专题)

库艺术 =KU:您在日本旅居多年,对比中国,抽象艺术的发展在日本是怎样一种状况?

潘微 =P:抽象艺术在日本的发展要早于中国,20 世纪 60 年代日本有大批优秀艺术家留学欧美,将抽象艺术带入日本,而中国开始抽象艺术探索是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的,而且当时国内艺术环境仍然较为封闭,大多数艺术家是从画册等间接途径进入抽象领域,与真正的抽象艺术国际环境有一定距离。但 30 年过去了,这种差距已经变得不那么明显,中国抽象的能量还在不断聚集之中,并且融入了自身文化,而日本抽象艺术的整体创作力却在萎缩之中,虽然从技术和材料上来说,他们比我们更好,但内在力量要比我们弱。

KU:你如何看待抽象?

P:我认为抽象艺术是由内往外的,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其实都有 " 形象 ",具象艺术的 " 形象 " 是可读解的,抽象艺术的 " 形象 " 是不可读解的,更需要视觉和心灵的敏锐感受,抽象艺术的最大魅力在于表达精神性。

KU: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把象形文字运用到画面之中的?它与你的个人表达是怎样一种关系?

P:在从事抽象艺术创作之前,我很早就开始了中国书法的学习和创作,因此我作品中出现 " 文字 ",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事实上,我自己也很难讲清楚这是出于一种怎样的思考,应该说是一种直觉和自觉吧。我在创作上运用中国古代文字和古代纹样作为表达语言,试图寻求 " 书画同源 " 概念下的形式差异。我尤其对甲骨、篆书、铭文、隶书之类的古老书体感兴趣,这些书体中的象形意味总是给我特别的启发。比如,最早的时候,我用甲骨文创作,甲骨文与自然很接近,注重突出实物特征,下雨就是下雨,太阳就是太阳,生动而会意。在我的画面中,它们既是文字,也是图像,还是符号。

文字 43cm × 39cm 综合材料 2008

KU:你画面中的一些象形文字,是现实中存在的,还是你自己的个人创造?

P:都有。我一部分作品中的 " 文字 ",是我根据现实存在的象形文字进行的 " 再创造 ",象形文字本身就来源于日常生活,其实就是一种简化的画面,古人能将画面变成文字,我们也可以。比如我在一件作品中,将 " 月 " 字写出几百种不同的样子,文字与图像的界限由此变得模糊。对我来说,这些文字既有原先的文本意义和图像意义,又已经超越了这层涵义,它们成为了画面中的符号,与我的抽象绘画语言研究密切相关。

KU:你的早期抽象作品运用了很多综合材料,这些材料的使用和你的表达又是怎么一种关系?

P: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大概有 10 年时间,我在自己作品中尝试综合材料来丰富画面,瓦楞纸、丙烯、油彩、水粉、纱布、麻绳等,这些材料在画面上产生了一种立体的起伏,有很强的触觉感,使画面处在不断地运动和扩展中,由简洁到丰富,再回归到简洁。我对作品中的细微部分始终有很高的要求,我所说的细微部分不是表面的东西,而是隐藏在深处的,朴素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

KU:你目前的抽象作品颜色非常明亮饱满 , 这种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有时你将不同颜色的单幅作品排列在一起," 组成 " 一件作品,这样做是出于一种怎样的思考?

P:大概是 2002 年以后,我开始更多地在上海生活,我开始使用一系列明亮的色彩,色彩之间对比强烈,过渡分明,看上去画面的层次似乎比以前减少了,表达更为直接,我不再表现日本阶段作品中风化剥落般的自然痕迹,但仍然通过刮、堆积等手法的不断重复来表现画面的深厚感,文字符号越来越 " 凸现 " 出来,给人都市化的感觉。我想这是因为生活环境变化的关系,上海喧嚣快速的生活节奏对我的创作产生了影响。我将不同颜色的单幅作品排列在一起,这些作品既有独立性,又彼此相关,我意在追求一种形式上的变化,通过颜色之间的互相对话关系,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KU:接下来,在创作上有什么新的构思和想法?

P:我认为只有不断向前走,答案才会出现。经验告诉我,没有什么事情会永远不变,重要的是做下去。

文字 67cm × 67cm 综合材料 2008

2017

潘微:放大,打碎,重组

库艺术 =KU:您的抽象艺术创作是在日本留学时真正开始的,在日求学、生活的经历对您的艺术有什么样的影响?

潘微 =P:我 1990 年去日本东京留学,刚去的时候也是画具象比较多,1995 年开始进入抽象画创作。相对来说日本对我比较有影响的,是他们的生活状态,还有他们的街景、庭院,建筑等生活周边的东西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刻。

我个人总感觉日本的文化好像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虽然明治维新以后西化了很多,但总体上感觉跟中国的文化传统更有渊源,再加上我从小写书法,在日本也经常给别人介绍中国的文字书写,所以也就在无意当中选择了文字作为自己绘画的主题。

KU:您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在日本的生活和创作过程中,是不是也遇到过很多困难?

P:相对来说,我算是艺术家中运气比较好的,我的第一个个展是在东京留学的第四个月,当时日本的艺术市场很大,很多一般百姓都会购买艺术品。展览的 23 件作品几乎在开幕当天就都被订购了,当时我刚刚大学毕业到日本,也感觉比较惊讶。后来我每年都在不停地做展览,展览都挺成功的。后来与外界交往的机会也就多了,创作之余也跟日本各个领域的人进行交往。所以我早期的作品几乎都在日本藏家手里。

文字 55cm × 40cm 综合材料 2014

KU:日本具体派、物派中很大一部分艺术家都与抽象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这些艺术现象和潮流有没有对您有所启发?

P:我进入抽象是在 1995 年左右,当时也看了很多日本的艺术作品,像 " 物派 " 艺术家关根伸夫也是我 15 年的好朋友,我经常到他工作的地方去看他的作品。跟李禹焕也有比较多的接触。所以无意中也对这个领域发生了兴趣。加上我从事文字书写,总感觉这两者之间有很多融合的交点。总体来讲,我起步进入抽象领域,日本的物派、具体派对我是有一定影响的。

KU:您开始这方面尝试的时候,对自己艺术的体系或者方法论有什么样的构想?

P:我先是从写字入手,进入抽象之后,就把中国的文字打碎重组,将里面具体的结构,点、横、撇作为零部件重新组合在自己的抽象绘画里,十几年来我一直将这种形式作为绘画的主体。总体上我还是对书写里面的结构感兴趣,朴素的点、横、竖、划里的力量感和东方哲学的意味,一直在影响着我的艺术。

文字 32cm × 25cm 纸上水墨 2014

KU:您相对是一个创作形态很稳定的艺术家,一直在这个方式里不断深入,您现的创作与最开始相较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P:抽象画需要很久的积累,变与不变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所谓不变无意中也在变化,看似的变化也不一定是真的变化。这些体会都是一点点量的积累过程,最开始我的文字写的很密很小,后来逐渐放大,再逐渐把文字打碎、重组,都是这种很细微的变化,一直延续到现在。

KU:您近期的作品中有一些不规则的材质和斑驳的痕迹,使得作品带有一种 " 出土文化 " 的沧桑感,这其中是不是有您独特的用意?

P:我以前在反复堆积颜料的同时书写密集的文字,但总感觉两者不能融合在一起,所以开始刮擦,打磨,也不是刻意追求所谓 " 历史感 ",就是在不停地打磨过程中,几层关系自然地混合在一起了,无意中呈现出了你所说的斑驳感,风化的历史感。

文字 46cm × 41cm 综合材料 2014

KU:中国书法不仅是一种实用性的活动,它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能够修身养性,您这么多年一直在不断的书写,这个过程带给您的享受是否甚至超过结果?

P:是这样的。这么长时间以来每天与毛笔和文字打交道,如果你不热爱很难维持长久的书写的感觉,在进入这种创作状态以后确实会有感情在里面,书写的时候感觉很安静,有时琐碎的事情也很多,但一拿笔心就静下来了,这种状态甚至超越了书写文字和绘画的效果。开心也写,累了也写,它已经成为平衡我生活所有部分的一个桥梁。

KU:您在中日文化交流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同时也占据了您很大一部分精力和时间,为什么有兴趣去做这些事情?

P:我刚去日本的时候差不多二十多岁,那时日本有很多收藏艺术的朋友一直支持我,也给我很多的帮助。后来回到上海以后,国内各方面的机会和平台越来越多,我就想是不是可以顺便介绍日本的艺术家到中国来,将中国的艺术家带到日本去,做这样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可能会很有意义。当时很少有人做这样的工作,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朋友和艺术家,也有双边展示的空间,这些条件都具备了,所以差不多 15 年前我就经常做这样的工作。

KU: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状态与日本相比,在您看来有哪些相似点或者不同点?

P:谈到日本当代艺术,还要回到草间弥生、村上隆、奈良美智,他们运用了很多日本当代动漫和设计的观念,目前这在日本属于当代的主流。但在中国,各种各样的艺术表现形式相对于日本来说更为宽泛,这可能跟近三十年中国整个的经济发展有关。日本近几年好像除了刚才所说的主流之外,其他方面都在萎缩,尤其是抽象艺术,很少有年轻人在从事。如果做大的作品,做大的装置,在日本很难发表,因为它的空间实在太少。而现在中国的机会越来越多,所以艺术家表现形式的宽度也比较大……

(未完,以上为图书部分内容节选)

文字 42cm × 37cm 综合材料 2014

分享到:

上一条:十年抽象文献研究 | 孟禄丁:“偶然”是当下的,是真实的

下一条:十年抽象文献研究 | 申烟田:我们唯一要做的是去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