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 010-84786155
 

十年抽象文献研究 | 陆云华:不定型的状态才有意思

作者:库艺术学术研究部 日期:2017-09-14 点击:2351
陆云华

LU YUNHUA

(又名陆颢方)

1960 年生于上海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当代著名艺术家

前       言

《穷尽一生亦不过无限接近—— 2008-2017 库艺术抽象艺术研究文献》收录了阿基莱 · 伯尼托 · 奥利瓦、王小箭、王端廷、沈语冰、黄笃、朱其、李旭、夏可君、方振宁、何桂彦、盛葳等十几位重要批评家的二十多篇文章、采访;在艺术家个案部分,则收录了余友涵、应天齐、周长江、李向明、陈文骥、马可鲁、谭根雄、李向阳、谭平、陈墙、陆云华、王易罡、布日固德、丁乙、孟禄丁、冯良鸿、潘微、申烟田、黄渊青、白明、张朝晖、孙佰钧等二十多位代表性艺术家的个案研究,全书篇幅近四百页,是一本名副其实的关于抽象艺术的 " 文献 "。《库艺术》微信公众号将陆续推出本书精彩内容节选,敬请关注。

2017

陆云华 : 不定型的状态才有意思

库艺术 =KU: 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很少有一开始就从事抽象绘画的艺术家,往往都是从具象绘画的方向逐渐转化过来的,这种现象在学院派的艺术家中尤为普遍,您是否也经历过类似的转化过程?

陆云华 =L: 我没有经历过专业的美术学院训练,但也是从具象的学习入手的,最早学习的是德国大师门采尔。当时国内美术学院的主流是沿袭了苏联的模式,苏派绘画的特点是把形体刻画得跟雕塑一样,前、后、左、右都要考虑到,包括阴影都刻画得很考究,非常注重立体感;而德国的艺术系统则不是,比如门采尔的素描,是用最简单的线条,最直接的办法,把对象的 " 形 " 和 " 神 " 给抓下来,很生动、传神,特别富有表现力。

德国的这套系统对我后来的影响很大。在那个年代,大家画的东西都差不多,都是些少数民族的题材一类的,但对这种类型的形式和主题我没有太大兴趣。后来,当有机会接触到西方的现当代艺术,我发现除了现实主义,绘画原来可以有这么多种流派和方法,加上本性又热爱自由,于是就开始了各种尝试,抽象是我当初所做的尝试之一,并且一直把这方面的探索延续了下来。

后园系列 100 × 80cm 布上綜合材料 2009.6

KU: 在创作大量抽象绘画的同时,您实际上也并没有放弃具象的创作,这两者是同时并行的,甚至在有些时刻,具象和抽象元素会在同一个画面上出现。

L: 对,这也是我和其他人不同的一点。其实我不算是一个纯粹的抽象画家,应该更像是一个在抽象和具象之间游走的画家。

具象也好,抽象也好,没必要把它完全抛弃掉而选择另外一个。很多西方的抽象艺术家,画面上一开始也都有具象的符号,这些符号慢慢地演变和升华成抽象的点、线、面,到最后生成一种形而上的纯粹精神性的结果。但是在我看来,把那些具象的元素扔掉是不明智的,我更希望这两种语言能够彼此交融、互补,产生一种新的形式,并由此产生更广阔的视野和可能。

就像里希特,他很多时候是把某张画报、杂志、图片改造一下,然后成为他自己的作品,当它变成了里希特画面的一个元素,你会发现作品最后的效果和那张照片本来的意思一点关系也没有。虽然有时候也会出现知识产权的争议,但是你真的很难去定义里希特到底是一个具象画家还是一个抽象画家,这种不定型的状态,我觉得才有意思。

后园系列 100cm × 100cm × 2 联 布上丙烯   2012.5

KU: 在进行画面塑造时,对您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空间?色彩?还是其他?

L: 可能对于一般的观众而言,色彩是最先给予他们印象的部分,但是其实我更看重的是画面的结构,比如四条边, 四个角,边和角构成的空间,画面传递的情绪等等。

KU: 但是在您许多的画面中,充斥了各种不同色阶、纯度的红色之间的冲突和糅合,这是一开始就给人留下的重要观感,这是否意味着您对红色系有着特别的偏爱?

L: 对于颜色的选择,其实是取决于绘画的主题以及我当时的心绪,而不是出于某种个人偏好。

《后园》是我画得最多的一个系列,在很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里," 后园 " 都是一个很容易让人产生遐想的空间,私密、自我,可能会发生形形色色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暧昧情事。这种气氛和情愫,不管是用抽象还是具象的语言来传达,都很有难度。

但是色彩本身是有倾向性的,同样是红色系,相比于温柔婉约玫瑰红,凛冽刚强的大红就会显得很男性,我需要这样一些带有性别意义的的色彩去碰撞出故事,让人产生微妙的感受和无限的联想。当然我也使用了绿色、蓝色、灰色、黑色,但是这些颜色和 " 后园 " 的主题气质关联并不像红色系那么明显,所以在其他主题上使用得更多。

后园系列 100cm × 100cm   布上丙烯尺寸   2013.8

KU: 似乎人们很容易对您的作品产生 " 情色 " 的延想,哪怕只是从色彩的方向考量。

L: 当初我的画刚刚出现在大众视野的时候,不少人曾说过,陆云华你的画太艳俗了,太商业化了,就跟奶油蛋糕似的,甜得发腻。可是我并没有因为这样的误解和批评就放弃我的风格,我告诉自己,必须追随内心的声音,朝着自己设定的主题行进,直到有一天别人能够理解我的初衷。

今天,越来越多人读懂了我要表达的真正内容,不管是情色,还是暧昧,我都很欣慰,这证明我的艺术语境塑造成功了。

KU: 您是在上海出生长大的,包括《后园》系列在内的许多作品中蕴含的暧昧诗意和香艳情愫, 一方面可能是受某些古代中国文学和通俗小说的影响, 另一方面会不会与上海这个城市 " 十里洋场 " 的氛围有关?

L: 一个人生活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肯定会对他的思想有影响。北方的气侯和南方的气侯不一样,看到的世界必然也不一样。

上海的地理位置很特别,正好处在北方和南方之间,不管是从生态环境,还是从文化环境上来讲,都兼具了南北方的特征。另外,上海一边是内陆,一边靠海,曾经是中国最早的殖民地,也是最早接收到西方各类现代信息的大都市,所以它还结合了中西方文化的特点。

上海的历史并不悠久,但自开埠以来,它很快就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都市之一,有非常多的世界级大师来过上海,泰戈尔、罗素、萧伯纳、爱因斯坦等等,这些人带来了当时人类文化史上最先进、最深刻的文明,然后在这里很快就被消化和吸收,变得本土化,这证明上海是一个非常具有包容力的国际性城市。所谓 " 海派 ",就是海纳百川,包罗万象,它可以为每个人提供汲取的养分,对于我也是一样,上海是一个蕴含丰富的所在,给予我很多的灵感。

后园系列 40cm × 90cm × 3 联   布上丙烯   2015.10

KU: 抽象艺术在国内应该算是比较冷门和小众的领域,但是近些年来,上海却产生了一批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抽象艺术家,如丁乙、余友涵等,也成立了专门经营抽象艺术的画廊,从一个上海本土抽象艺术家的角度,您认为形成这样现象的根本性原因有哪些?

L:我觉得还是与上海这个城市本身的特点和气场有关。

一方面,上海对西方的前沿讯息的接收速度很快,在国内绝大部分地区还不知道抽象为何物的时候,上海已经出现了不少与抽象相关的书籍和介绍,上海艺术家很早就接触到这方面的知识,并开始着手实践。

另一方面,上海的艺术家们不喜欢抱团,基本都是各做各的,互不干涉。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包括丁乙等这些已经在业内颇具知名度的艺术家,也都是一种独立创作的状态。这一点和北京的艺术圈差异很大,但可能其实这才是一种更绿色健康的方式,更适合艺术生态的发展。

KU: 对于中国本土的抽象艺术,很多人现在都有一种急切的心态,希望看到它与西方的不同特性,但是第一,艺术毕竟是个体的事情,呈现一种整体的面貌不可能也无意义;第二,艺术也不是用来标榜的,即使有一定的地域特性也不能证明它的价值。您觉得这是一个真命题还是一个伪命题?

L:我非常反对拉帮结派,非常反对成立抽象画派、抽象学会之类的团体。

艺术最终还是一个很个人的东西,假如所有人都朝着一个方向想,朝着一个方向做,很容易丧失掉对艺术的新鲜感,也牺牲掉自我的独特性。

而所谓的抽象民族化,其实是一个伪命题,一个形式化的口号而已。因为抽象艺术本身并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艺术形式,它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大部分国内艺术家一直是在抄袭和模仿,根本不存在完全独创的抽象语言。而且,好的艺术一定是世界性的,既不会只属于英国、美国,也不会只属于中国。曾经有一句口口相传的话说的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我认为应该改成 , 只有个人的才是世界的。当然,你是一个中国人,吃米饭,用筷子,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肯定和西方人不一样,但是这是一种很自然的表现,没有必要刻意去标榜它……

(未完,以上为图书部分内容节选)

色域系列 瓷上综合   2017.2
分享到:

上一条:十年抽象文献研究 | 陈墙:无重点、无忽视、无筛选,平凡扫描似的看

下一条:十年抽象文献研究 | 王易罡:宁做我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