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 010-84786155
 

朝向虚空的创造 | 许东生:生活仅仅是一个等待的过程

作者:库艺术学术研究部 日期:2017-10-13 点击:2412
许东生

XU DONGSHENG

先后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和

研究生学院油画专业

研究方向:现当代油画创作

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现工作和生活在广州

展览

2016 " 浮光 浮生 " 许东生个展 今日美术馆 北京

2013 个展 " 回望风月 " 许东生油画作品展 文瀚美术馆

2011 " 时至今日 " 许东生个展 上海圣菱画廊 上海

2008 " 空迹 " 个展 木马艺术空间 广州

" 夏至 " ——中意法当代艺术家邀请展 广州 2016

ART BASEL 巴塞尔艺术展 瑞士 2016

" 溪山引 " 中国当代艺术十五个案

北京 798 桥舍画廊 2016

" 交叉口 " 中国当代艺术展

意大利罗马维多利奥国家美术馆 2016

" 低温 " 广州当代艺术展

上海莫干山米奥艺术空间 2016

" 暂定 " 当代艺术邀请展

广州市琶洲会展中心亿壹仟艺术空间 2015

《臆想》《消弥》2015 年

" 罗马 斯波莱托国际艺术节 ",获学术奖

《行歌》入选 2016、15 年法国独立沙龙展

《神婆 Sylvie 的瞬间华彩》

" 四季 " 当代作品展 广东当代艺术中心 2015

编者按

绘画,是许东生用以缓解和抚慰心灵追索之苦的方式。他单纯而从容地固守在个人的空间内,让心的幻像静静地通过作为媒介的自我,呈现为含蓄而真实的表述。艺术家通过不断深入世界和心灵的黑暗之域,以最大限度的隐忍去完成灵魂受难的功课,然后有了光。通过他的艺术创作,我们可以认识到:当代艺术可以强调 " 烈度 ",也可以非常含蓄玄妙,更应该是一种 " 忘记当代 " 的观念下的独立思考。

许东生:生活仅仅是一个等待的过程

采访人 _ 林余

暗夜的誓言 180cm × 190cm 布上油彩 2017

库艺术 =KU:您的绘画语言,一字曰 " 轻 ",如夜林磷火、倏忽人影或欸乃一声等,一切都是飘忽的;而画面背后所传达的精神,一字曰 " 重 ",表达了人类无法摆脱的宿命或内心无法挣脱的困境。请谈谈这里的 " 轻 " 与 " 重 "?

许东生 =X:惭愧,我真不知道孰 " 轻 " 孰 " 重 " ……创作总是对形式语言有要求,如果语言没有张力,背后的精神指向也难以透出光亮,我总是奢望自己的思考更丰富有力,而让表达更简洁。在语言优先的前提下,对感知而后的 " 悟道 " 总是显得不够从容沉静,没能把理性的生命沉思更好地藏匿在意象表达之下,你说得对,这种宿命感是个人成长情结的长期缠绕和某些个瞬间体悟,是一种及时的需要和解脱。

另一场梦 180cm × 190cm 布上油彩 2017

KU:您画面中偶尔出现的几根线条,有的像思维的飘荡,同时是加以控制的;而有的像某种情绪的缠绕,如同失去意识控制的直接书写。线条是您作品中重要的组成因素,如何理解这些不同质感的线条?

X:对线的体验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线条的书写性给画面带来某种摇弋感,同时使光和颜色形成的虚的空间有了某种抽离出来的秩序,我试图提示观看者去感受迄今依稀可见的 " 空性 " 传统,线的传统美感有一种骨子里带来的说服力,我想让这几根轻盈的线(相对它沉厚的传统)有一种放错时代的感觉。

欢乐的氤氲 180cm × 190cm 布上油彩 2017

KU:您画面中的物象给人以 " 熟悉感 ",而在精神上却传达出一种 " 陌生感 ",这让人产生一个巨大的心理跨度。" 熟悉 " 使人陷入误区," 陌生 " 又令人茫然困惑。如何解读这种 " 熟悉 " 与 " 陌生 " 所产生的冲突?如何理解它们所探讨的议题?

X:我没有描绘人们 " 熟悉 " 的客观物象,更多的是来自内心的想像的世界,多半处理比较模糊,但对我来说是寻找一种准确表达内心情绪和感知的途径,我自认为作品的内在逻辑还是清晰的,没有玩世不恭的调侃,这些 " 人物 " 都真实的带着一种忧郁和疏远,也自然地走向对心灵世界的关照。艺术从来就是性灵守候的产物,除了个性、情感和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外,还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被称为 " 精神 " 或 " 灵魂 " 的东西。没有具体指问的模糊样貌容易产生代入感,反而会透过模棱两可的伪装去关注画面背后不确定的隐喻。

天赐(二联) 80cm × 80cm × 2 布上油彩 2015

KU:黑暗如同幕布,在您的作品中营造出一片混沌世界,它代表了怎样一个世界?里面出现的神秘之光,又有何寓意?

X:黑夜总是悄然而至,从远方,然后漫过双足、腰腹、胸膛及至额头,所有忧伤的故事都随着幽深的低诉离去,成为一个遥远的回忆,抑或是一曲久已失落的乡谣。在人们恍惚无措时,那些不间断的伤痛和欢乐,也会迎着风飘曳,落入尘埃,再也不用惧怕凋零……画面感在这个时候是一种倾诉方式,光斑的出现是想画面有一种展开的动力,是某种带有告别意味的作者化情态。

一声费解的喟叹 120cm × 200cm 布上油彩 2015

KU:画面中黑暗的天幕与地面形成深不可测的三度空间,烘托出前景形象的荒诞感。您为什么热衷于在画面中表现荒诞感?这种空间的设置具有一种戏剧化的效果,戏剧性是否也是您的追求之一?

X:在创作中强调内在表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自己在绘画实践中也服从内在视觉的引导,很自然地放弃了对客观物象的写实手法而走向主观的内在真实,不再仅仅依靠秩序规则和逻辑外观。通过朦胧梦幻的戏剧性情绪和场域感的把握,正是因为看到了一种心底荒芜的宁静,一种恍然如梦的尘世之殇,闪烁的霓光、游动的线、弥漫的雾,营造一种戏剧化的天然氛围,在蹑足行走中漫延着不依不饶的生命魅味。

红袖先是不住的晃动 120cm × 200cm 布上油彩 2015

KU:神秘感在您早期的画作中已出现,时过境迁,众声喧哗的背后隐约伴随着虚空与神秘,多数人由此落入虚空与焦虑,但虚空与玄秘变成您通往个人内心实有的言语。神秘是未知的所在,您是否相信神性?相信宇宙中存在着一种神圣的力量?

X:我没有多少神秘意义的体验,更多时候是一个人在工作室呆想,也回忆过往,经历过的日子就像万花筒里那一小圈的浮华变化的形式,工作室似乎成为梦的载体,事实上,我能感觉到光的翅膀、想象中的灵魂和暗黑里的鬼一直共生在这个空间中,甚至最虚幻的想象都可以镶嵌在真相里,如何画对我来说是神秘主义、是性灵发现的过程,我更倾向让自己迷失在未定义之中,画画变成游走在真实和幻觉之间的骗术,感觉到神秘如谜,想要借一点光,一股勇气,每一幅画都由几束光成为一场情感的邂逅。

神婆 Sylvie 的粉色裙裾 200cm × 280cm 布上油彩 2017

KU:您曾说的 " 你的心灵要飘向高处,肉体却要求世俗的满足 ",这似乎对应宗教里所讲的精神与肉体的分离。您在精神上是不是受传统思想或宗教的影响?您又如何看待传统与当代的关系?

X:现在看来灵肉分离是一种老套陈旧的说法,我们这一代人大都能清楚这种人生状态,在城市里,物质变得魔力,到处是理智的晦暗意识," 现代 " 迅猛的挣脱了 " 传统 " 的轨道,而从老家带出来的一种原始的是非观作为精神与思想的源头,影响了我的生活方式,在我的潮汕老家,每一处神庙、每一个宗祠都维系着一方乡民的精神世界。人们本质上总是离不开自己的成长背景,只是在不同的未来有了新的认知,注入了当下的生命意志,我总是想着能离开自己过于熟知的东西,走出和自己的教育背景不同的路。当代艺术有一个自身文化的延续,也会等来一个文化身份,成为传统。

公元 847 年,关于红尘的一次观看 200cm × 250cm 布上油彩 2016

KU:您的画面有一种 " 在即将到达彼岸时,却又迷失于更强烈的失落与悲剧中 " 的感觉,亦或 " 灵魂无所皈依的肉身幻化状态 "。这带着对当下现实怎样的思考?面对生命或现实,您是否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X:我们总是勤奋却无用的努力着,又恰如其分的逗乐自个,其实独处的时候你会发现什么事都没发生过,然后大家看起来都很疲累,相互用苍白的眼睛对视着……生活仅仅是一个等待的过程,除了死亡,再无他求,相比之下," 存在 " 的意义并非是那个最终的目的。轮回与解脱、原罪与救赎,人们内心总有某种宗教沉淀,艺术也能把人逼到一种虚幻的边缘,用创作来表达生命底部的困惑、欲望和存在着的可能。

神婆 Sylvie 的翅翼流风 200cm × 250cm 布上油彩 2016
倾听空余陡峭的密语 200cm × 250cm 布上油彩 2016

KU:有人认为,到了 " 极简主义 " 绘画已经死亡。而在 " 极简主义 " 之后,西方又出现了里希特、通布利等绘画大师,他们对这一问题做出有力的反击。您通过自己的绘画实践,怎么看待绘画的局限性与可能性?

X:里希特们的伟大在于一如既往地 " 相信绘画 ",绘画作为简便的表达媒介与其他艺术媒介相比可能少于互动,参与度不高,而当代艺术需要观众,作品得不到社会反馈,很容易变成自娱自乐……绘画作品更要具备视觉吸引力同时要具有个性化的深度表达,这种深广度应该超过我想象的边际,要看艺术家本身是否愿意打开自己,直面可能性,放任自己,去满足天赋的权利……

(未完,以上为图书部分内容节选)

玫瑰之妖和 Basquiat 之冠 200cm × 250cm 布上油彩 2016
分享到:

上一条:朝向虚空的创造 | 不自然的自然——张一非

下一条:朝向虚空的创造 | 郑国谷:我的艺术“能量学”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